第一个词:尊重根据记者的描述,2013年11月22日,他们来到坐落于香港中环的长江集团中心,李嘉诚的办公所在地。
14:30,门打开,85岁的李嘉诚满面笑容地走进去,步子非常快,没任何搀扶。
他和每个人握手,微微弯腰递上名片,微笑着,认真地看着每个人,近乎多空间用带潮州音的中文自我介绍:李嘉诚。
在同意记者采访过程中,李嘉诚时时处处都表现出这一点。
李认真地倾听每个人的问题,生怕没回答了解,约好了用中文采访,李就一直用中文,虽然潮州话对他来讲更自如。
李会照顾每个人的感受,听问题时,专注如小学生;回答时,必然会看着他们。
李给每一个人都发了一张名片,但轮到摄影师时,名片派完了。
叫人意料之外的是,采访进行到一半,李忽然向远处的助手要了一张,补给了摄影师。
他的举动是这样自然。
点评:管理者对下属一般有两种取向。
一种是控制取向,一种是尊重取向。
哪种更要紧?此处略去1万字。
。
。
各位自行考虑。
第二个词:自律85岁的李嘉诚,从早年创业到今天,一直维持着两个习惯:一是睡觉之前,必须要看书,非专业书本,他会抓重点看,假如跟企业的专业有关,即使再难看,他也会把它看完;二是晚饭之后,必须要看十几二十分钟的英文电视,不只要看,还要跟着大声说,由于怕落伍。
这种勤奋和自律,非普通人能比。
关于工作习惯,最为著名的细节是李嘉诚的作息时间:不论什么时间睡觉,肯定在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起床。
随后,他听新闻,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,然后去办公室。
点评:这种自律其实已经到了自虐的程度。
事实上,依据我的察看,成功人士在自虐和虐他之间必居一条,或者两者都占。
第三个词:未雨绸缪熟知李嘉诚的人士表示,他是一个危机感非常强的人,他天天90%的时间,都在考虑将来的事情。
他一直时刻在内心创造企业的逆境,不停地给自己提问,然后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,等到危机来的时候,他就已经做好了筹备。
点评:把失败想透了,想不成功都难,这正是逆向思维的精华所在。
第四个词:学习李先生的学习技巧非常有意思除去看书以外,他还有代入式体验学习法。
另一位跟了李十几年的下属透露,李嘉诚喜欢看电影,而且,看电影时,他的代入感非常强,每次都会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,然后伴随剧情起伏,过他们的生活。
点评:这让我想起芒格对巴菲特的形容:他是一本会走路的书。
第五个词:颠覆他并非一个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人,相反,他对时尚的把握远超不少青年。
一位下属透露。
李嘉诚旗下公司无数,连不少下属都数不清,直接向他汇报的,就有200人左右。
每一个月,李都会跟国外管理层进行会议,每年会出外巡检三四次。
85岁的人,他用的是最新潮的电子设施。
点评:想要颠覆其他人,先要颠覆自己。
第六个词:认错1996年,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被世纪大盗张子强绑架,他们单枪匹马到李家里,开口就要20亿,李当场赞同,但表示现金只有10亿,假如你要,我可以到银行给你提取。
李的镇静,连张子强都非常意料之外,张问他:你为什么这么冷静?李回答道:由于这次是我错了,大家在香港知名度这么高,但一点提防都没,譬如我去打球,早上五点多自己开车去新界,在路上,几部车就能把我围下来,而我居然一点提防都没,我要仔细反省一下。
点评:认错并想付出代价和承担责任,这是叫你可以失败多次而不会死的黄金法则。
第七条:守旧譬如说,负债率。
李嘉诚对这一指标的控制,近乎偏执,他常常说的一句话是:旱时,要备船以待涝;涝时,要备车以待旱。
一家公司即便有盈利,也可以破产,一家企业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,便困难破产。
李嘉诚告诉南方周末记者,长实2013年的负债比率是4%,和黄是21%,坐落于加拿大的Husky,负债比率只有12%。
李对此深以为豪,我从1950年开始做买卖,对负债和贷款问题,我一直很小心处置,虽然历程过不少风风雨雨,但也一路走了过来。